联系我们
-
丹佛培训中心
电话:0532-55679177
传真:0532-68012580
Email:dfpx001@danfopeixun.com
网站:www.qddfpx.com.cn
地址:山东省青岛市高新区创业大厦B座19层
区组织部“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”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(兰考红旗渠)
发布日期:2019-06-26 16:50 浏览次数: 次
为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, 2019年5月31日,由区组织部主办、丹佛培训中心承办的“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”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在兰考正式开班,40多名领导干部在兰考、红旗渠接受理想信念和党的革命传统教育,学习传承焦裕禄精神、红旗渠精神,进行党性锻炼。
走进兰考焦裕禄陵园,敬献花篮,瞻仰焦裕禄陵园,重温入党誓词。
在焦裕禄纪念馆中,通过讲解员的讲解,仿佛穿越时空,焦裕禄同志亲民爱民、艰苦奋斗、科学求实、迎难而上、无私奉献的身影跃然眼前。焦裕禄同志在兰考虽然仅仅工作了475个日夜,但他立誓“拼上老命大干一场,决心改变兰考面貌”。他忍着肝病的折磨,涉洪水,查风口,探流沙,找到了治理风沙的金钥匙;他视群众如父母,带领干部冒沙尘、顶风雪,访贫问苦,为群众排忧解难,正是他对群众的深切关怀,赢得了群众的爱戴和永远铭记。
同时,学员们还走进黄河的见证——东坝头黄河,通过现场了解“三害”形成的原因,学习焦裕禄迎难而上、勇于担当的品格;走进张庄村,深刻领悟“一切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”的真谛;深入了解焦裕禄当年在兰考树立了四面红旗,称为赵垛楼的干劲,韩村的精神,双杨树的道路,秦寨的决心。
走进红旗渠纪念馆,学员们参观学习了修建红旗渠时人们用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具,以及当时建设场景和英雄人物的相关图片,进一步体验当时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奇迹。
在红旗渠分水渠和红旗渠咽喉工程—青年洞,不禁感叹林州人民在艰苦的岁月中苦战10年,用铁锤、钢钎,硬生生地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间天河—红旗渠。走在主干渠的堤坝上,看着缓缓流淌的红旗渠水,我们无不惊叹和敬仰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克服艰难险阻,穿越太行山的悬崖绝壁,逢山凿洞、遇沟架桥、开山劈路的壮举!谱写了伟大的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。
在石板岩镇-谷文昌故居,讲解员给学员们讲述谷文昌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。解放后,谷文昌服从组织安排,留在福建东山工作。他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,不畏艰苦,实事求是,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,终于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。
扁担精神纪念馆位于林州市石板岩镇,占地1000平方米,展厅面积800平方米,纪念馆共分为6个部分:一根扁担创家业;一分一厘细打算;一心为着山里人;一心一意谋发展;扁担精神在林州;亲切关怀。纪念馆共展出各类图片480张,实物160件,实景6个,以真实的图片、实物和简洁的文字,图文并茂、影像结合,展现了该社干部职工60多年如一日,一心一意,为山区人民服务的感人事迹,再现了“艰苦创业、勤俭办社、一心为民、开拓创新”的扁担精神和二次创业取得的辉煌成果。
20世纪40年代中期,共产党员尹兴德、郭有恒、李林洹等人,用扁担、铁肩、双脚,把一担担生活用品送上山,将一担担土特产品挑下山,架起了连接城乡、沟通党群关系的桥梁,并在实践中创造出扁担精神。
扁担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一脉相承,都是林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。